风险提示|警惕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深圳
深圳 > 财经 > 正文
站内

风险提示|警惕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近年来,金融投资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段,利用金融产品、金融科技手段等名目,设计各种复杂的诈骗方案,通过虚构的金融项目、投资平台或者理财产品,以“稳赚不赔”“保本保息”“高额利息”等为诱饵,吸引投资者上钩。以上行为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也给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典型案例

张阿姨在买菜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自称是某金融机构职员的小王。小王热情地迎上前来,向张阿姨介绍他们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理财养老计划。小王表示,这款计划不仅收益率高,而且风险极低,非常适合像张阿姨这样的中老年人投资。张阿姨被这些专业的表述和诱人的预期收益所吸引,很快就把自己的积蓄投进了这款理财养老计划。一开始张阿姨确实收到了一些收益,但是没过多久,张阿姨就发现自己的投资账户开始出现亏损。她赶紧联系小王询问情况,但发现已经无法联系到小王,这时,张阿姨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金融投资诈骗。她赶紧去公安机关报案,但损失已经难以挽回。

风险提示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基金、彩票、保险或其他债权凭证等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往往具有欺诈性,可能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公众资金。

非法集资活动造成的损失金额巨大,受骗人群众多,为保护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深圳人保健康在此提醒大家:

1.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根据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费者应认清银行理财、基金、信托、期货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息”“专家保证”等均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套路,应提高警惕。

2.不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消费者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首选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不轻信通过网络群聊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3.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赌博心态。对陌生来电、邮件推销等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大家在参与日常金融活动时,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信息甄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如果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的情形,要及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同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报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