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是指保险消费者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行使合同解除权,终止保险合同的行为,这是一种正常的金融行为。消费者行使合同解除权一旦被黑恶势力利用,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场“代理退保”的骗局。
近年来,就有不少“代理退保”被诈骗的案例。不法之徒以“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诚邀代理、法务援助”等名义,伪装成消费者的“维权”使者,煽动或欺骗消费者委托他们进行退保业务。他们非法获取保险客户的资料,捏造虚假证据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唆使消费者采取无理缠诉、过度维权等手段,对保险机构施加压力,从而谋取非法收益。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保险业的正常运营,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代理退保”的三大风险
一是失去保险保障权益。退保后消费者失去保险保障,如再想投保时将需重新计算等待期、履行健康告知等义务,部分消费者还可能因为健康状况不符合、投保年龄超出限制等原因无法承保。
二是泄露个人隐私。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信任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
三是危害财产安全。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利用消费者金融基础知识薄弱的漏洞,收取高额的佣金或手续费,更有甚者利用其掌握的银行卡及身份证信息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将难以挽回!
常见非法“代理退保”的四个套路,消费者需警惕!
套路一:冒充身份、虚假宣传。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甚至金融监管人员,利用QQ群、微信群、短视频、网络论坛、电商平台等渠道主动联系投保人,诱导投保人办理退保手续。
套路二:煽动情绪、怂恿退保。在沟通过程中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涉嫌欺诈,已导致多名消费者投诉”,蒙骗消费者“若继续持有将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以“全额退保”为幌子怂恿客户退保。
套路三:诱导代理、非法牟利。谎称自身具有“专业保险维权”经验,能够协助投保人实现“全额退保”,或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捏造违规销售的虚假事实,骗取投保人信任并诱导签署相关代理服务协议,从中骗取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
套路四:反复施压、阻止维权。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渠道,阻止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向监管部门故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达到退保目的。如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操作,则对其实施威胁、恐吓等不法侵害。
正确的退保及维权方式-认准官方途径
退保是保险合同赋予投保人的一项合法权益,也是合同明确约定的一项保全服务,消费者办理退保业务应认准官方途径。例如通过保险公司客服热线、官方网站、官方APP等方式直接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关规定,投保人犹豫期后解除保险合同后可退还的是保单现金价值而非全额保费,建议保险消费者结合自身实际的保障需求和财务能力,谨慎办理退保。
如遭遇各类矛盾纠纷,可以综合运用投诉、调解、举报、诉讼等渠道,合理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己正当权益。
保险是一把为自己和家人遮挡意外和风险的保护伞。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增强维权意识;远离黑恶势力,合理规划保障。
来源: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