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海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十件成果
深圳
深圳 > 产业 > 正文

2024年前海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十件成果

2024年,前海全力落实《前海方案》和《前海规划》,大力引进港澳和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提升医疗服务和创新水平,加强深港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积极提供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

1.举全市之力加速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

2023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引进港澳和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医院集团,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2024年,前海管理局会同市、区相关单位,整合前海及南山、宝安国际医疗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建设。联动市有关单位印发实施《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港澳医疗机构集聚发展办法》《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关于印发推动国际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促进健康消费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等政策,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2024年,前海新增医疗机构36家,新增3家国际化医疗机构建成开业,集聚10家国际化医疗机构,提供床位3742张。

2.全国率先推动中国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走向境外

2022年9月,《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CIHA)在前海发布,这是国内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首次实现了我国医院评审标准国际化。前海作为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平台和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大力支持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的发展及CIHA的推广。2024年4月,CIHA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6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3家医院通过国际医院认证;9月,评审中心正式入驻前海;12月,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获得国际医院认证,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家通过CIHA认证的医院,标志着我国健康领域从执行标准、到制定标准、再到输出标准的转变。同日,评审中心香港办事处揭牌,评审中心将以国际化视角、专业化服务,在健全认证体系、搭建培训平台、推广认证标准三方面发力,在标准制定与规则衔接上发挥“前海作用”,推动“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范围内布局,在全球打响中国医院标准的品牌。

3.全省首家外商独资专科医院落地

2024年9月,前海管理局与绿叶医疗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商务部等部委《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全国首家落地的外商独资专科医院。目前,医院已在前海完成工商登记。绿叶医疗国际有限公司是亚太区十大私立医疗服务集团之一,在精神健康、康复、肿瘤科、心血管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绿叶医疗集团拟利用其在全球的医疗资源优势、成果转化能力和国际医疗机构运营管理经验,依托前海区位、创新优势和产业政策体系,在前海打造外商独资专科医院,建立新型国际高端医疗体系,推动医学转化、医学诊断、医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4.新增“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3家

2024年9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三批“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名单,经前海管理局积极推动,前海范围内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和深圳恒生医院成功入选,标志着前海在推动深港医疗跨境衔接方面实现新突破。加上第二批获批的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前海共有4家医院获港澳药械使用资格,将为在前海工作生活的外籍及港澳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保障。截止2024年12月,前海4家医院已成功申报应用15种港澳药械。其中,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仅人工耳蜗植入体及声音处理器一项,就惠及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患者359人次。

5.新增1家三级高端国际化医院建成开业

2024年8月,前海重大民生工程项目——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正式开业运营。这是一家按照“三甲”标准建设的国际化综合医院,总投资规划近5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100张。医院坚持高标准建设和运营,引进近50位学科带头人,开设了近50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在强大的人才团队支撑下,将打造一系列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品质医学中心,首批重点建设消化病学中心、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泌尿与男科疾病中心、肿瘤中心、神经病学中心等学科群,以及健康管理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整形美容皮肤中心等特色学科群,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国际化的医疗服务。泰康医院与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香港港怡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诊疗技术、质量管理、服务流程、医疗设备、科学研究、品牌等多维度进行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医疗服务新标杆。

6.新增1家外商投资二级综合医院部分开业

2024年11月,由外商投资的招商力宝太子湾医院月子中心开业运营。招商力宝太子湾医院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上市公司力宝集团旗下华联医疗合作建设运营。招商力宝太子湾医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南侧,总建面约4.2万平方米,规划设置220余张床位,定位于高端国际化医疗机构,同时作为国际医疗旅游服务窗口,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民众提供精细化、国际化的优质医疗服务,月子中心使用面积约3100m²,拥有近30间高端月子客房。此外,招商力宝太子湾医院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国际医疗中心,开展教学、培训、研究和创新等工作。

7.前海首家港资独资口腔医院开工建设

2024年9月,前海首家港资独资医院深圳前海森港口腔医院开工建设,医院按二级口腔专科医院标准建设,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拟设置30张牙椅,20张病床。该院由香港仁安医院和树兰医疗合作举办。香港仁安医院是1994年创立的全资私立医院,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私家医院,建设有400床的综合医院及5家大型分科诊所。树兰医疗是一家集健康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育为一体的科技型医疗集团,已建有树兰(杭州)医院、树兰(安吉)医院、树兰(衢州)医院等医院,并与福建、重庆、河南、山东等地的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双方共同合作打造前海森港口腔医院,将整合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为前海合作区乃至大湾区居民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

8.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国际化社康开业

2024年12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社区健康服务站开业,继2023年前海国际人才港社区健康服务站的成功开业后,这是前海蛇口自贸区内第二家国际化社康。社康站由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与香港大湾区医疗集团携手打造,不仅是按照“与国际零距离”理念设计,集“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前海的港澳及国际化人士和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国际化的医疗服务,也作为培训基地与香港医学院校或全科培训机构合作共建国际全科医学教育平台,探索符合国情并能获得国际认可的专科医护培训及考核制度。

9.协同行政区推出便利港澳人士就医举措

2024年,前海管理局联动南山和宝安区政府,通过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开通专属就医渠道、推出特色诊疗服务、提供高效就诊安排、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等举措,助力港人享受贴心专业的诊疗服务。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深圳恒生医院等通过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港人就医服务点等多种形式,面向港澳人士制定就医指引,开通预约服务专线,开设特色服务通道,增加粤语、英文等导诊服务。与此同时,在港人关注最多的口腔、胃肠镜、皮肤美容、中医、体检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平靓正”医疗健康特色服务优惠套餐,部分科目可根据患者需求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2024年,前海5家医院境外人士就诊量超过5.2万人次。

10.深化医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前海国际医疗资源加速集聚,医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也进一步深化。2024年1月,由前海管理局主办的前海深港医疗机构交流分享会在香港举办,共有34家香港医疗机构和6家内地医疗机构参加交流。3月,南方医科大学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合作。同月,深圳恒生医院与香港仁汇医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9月,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深圳)”并举办签约揭牌活动。10月,来自俄罗斯、韩国、爱尔兰、德国、巴西、波兰、瑞典等7个国家的十余位全球顶尖医美专家和行业协会负责人集聚前海,共促医美行业国际交流合作。同月,由前海泰康医院主办的IBD国际学术论坛也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炎症性肠病专家共同参加,探讨从基础到临床、从前沿到实践的最新医学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