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教语用厅〔2024〕1号)要求,弘扬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加强中小学汉字规范书写教育,促进师范院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中小学的结对共建,提升中小学汉字规范书写水平和文化传承,数智化背景下湾区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研讨暨深圳汉字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于2024年12月13日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五楼报告厅举办。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深圳大学)、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深圳市汉字研究会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主办,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学校美育名师王婷工作室承办,由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协办。
直击现场
童韵新姿,演绎汉字千年风华
活动在学生们精彩纷呈的表演中拉开帷幕,来自深圳各中小学的学生们选送了精彩的展示汉字教学成果的节目。节目演出首先在《木兰辞》的诵读中拉开帷幕。学生们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细腻地展现出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从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的日常描绘,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的战场英姿,让人们在经典诗词的韵律中领略到语言的优美与深邃意境。紧接着,激昂澎湃的《英雄》朗诵声响彻全场,学生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歌颂了英雄的伟大与崇高的精神,让每一位听众都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蕴含的磅礴力量。
随后的皮影戏《小舟变形记》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在幕后熟练地操纵着皮影道具,灯光映照下,一个个精美的皮影角色在幕布上灵动跳跃。这出皮影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而所有的情节与对话都依托于汉字的表达。通过这种传统民间艺术与汉字文化的完美结合,学生们不仅展示了对汉字运用的娴熟掌握,更让古老的皮影戏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观众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深入体会到汉字文化在传统艺术中的独特魅力与重要地位,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高瞻远瞩,众贤擘画传承蓝图
深圳市语委办主任马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深圳大学)副主任王婷、罗湖区教科院院长李春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白皛依此上台致辞。
通过领导们的发言,在场的与会人员深刻意识到在数智化时代传承中华汉字文化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作用,强调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数智化浪潮中更应坚守与传承,以其独特魅力彰显民族精神。同时指出,此次活动对于促进湾区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桥梁作用,湾区各地文化多元共生,汉字文化可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核心纽带,推动湾区文化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此外,领导还着重提到传承汉字文化对培养新时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创新人才的重要性,鼓励教育工作者借助数智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既精通现代科技又深植传统文化根基的优秀人才。
政策精研,指引汉字教育新航标
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徐轶进行了主旨演讲,围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教语用厅〔2024〕1 号)展开深入解读。
在总体要求方面,徐轶主任强调此通知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质量,使汉字书写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不仅关乎学生汉字书写技能的培养,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的重要举措。通知要求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汉字书写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作用,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语文课程以及各类文化活动之中,确保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打下坚实的汉字书写基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与规范意识。
通过对通知的深度解读,徐轶主任为参会人员清晰地梳理了政策内涵与要求,为湾区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思路,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与文化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智教慧学,深研汉字教学前沿径
在教学分享环节,深圳教育者借助汉字宫AI智慧数字教学平台以小学语文《蜘蛛开店》为载体,展现独特汉字教学智慧。课堂上,如童话世界开启,教师运用故事场景巧妙拆解汉字结构,“商”“店” 等字如神秘宝藏被逐一剖析,学生仿若与汉字精灵共舞,深刻领悟其形义的奥秘。此教学法不仅让汉字学习充满童趣欢乐,更似灵动画笔,为湾区汉字教学勾勒出创新且极具魅力的示范画卷,引领学生在趣味故事中尽情遨游汉字文化的浩瀚海洋。
多维思辨,共铸湾区汉字传承新范式
深圳市汉字研究会会长王鸿雁副教授主持了“数智化背景下湾区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及书写教育与规范汉字书写”的主题研讨。
驻院研究员,国家语委咨询委员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书法博士、青年书法家、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书法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赵辉教授、深圳市塘尾万里学校党总支黄承华书记、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主任、宝安区教科院书法教研员李晓燕分别就数智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优秀汉字文化、应对数智化挑战、怎么样以书法为媒介发扬传承汉字文化、万里学校书法教育的经验分析、新课标指引下的识字写字教学分、如何在规范汉字书写中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做了探讨与分享。
荣衔厚礼,传承薪火再燃新焰
在活动的尾声,举行了隆重的授牌及赠礼仪式。相关领导和嘉宾为在汉字文化传承与教学创新方面表现卓越的多所学校授予 “汉字文化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和“规范汉字书写基地学校” 牌匾,这一荣誉是对这些学校在汉字文化传承工作中的高度认可与鼓励。这些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汉字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湾区汉字文化传承树立了典范。
同时,深圳市汉字研究会在仪式上捐赠了人教版精品数字产品《字理 识字 写字小学语文生字课堂同步学》500套。这些电子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汉字的历史文化、书写技巧、创意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电子教材并且充分运用了数智化技术。它们将被分发到湾区各学校及教育机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汉字文化学习资源,进一步推动汉字文化在湾区的普及与传承,助力提升湾区整体的汉字文化教育水平。
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湾区在数智化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的征程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此次活动所汇聚的智慧与力量,将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湾区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汉字文化之花。未来,湾区将继续秉持创新与传承并重的理念,充分发挥数智化优势,探索更多元化、更具活力的汉字文化传承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贡献湾区力量,书写新时代汉字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
文/凤凰网深圳新闻频道 实习生 刘慧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