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杨继民医脉传承 深耕中医40载 专访上海太安名中医
深圳
深圳 > 综合 > 正文

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杨继民医脉传承 深耕中医40载 专访上海太安名中医

IMG_256

杨继民,主任中医师、国医名师,原辽宁凌海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务科长,原凌海市卫生局业务副局长,原辽宁中医学院带课班主任,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3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到北京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辽宁中医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多个重要中医药杂志发表中医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从事中医临床治疗工作40余年,在治疗各类结节、肿瘤、内科病等疑难杂症上,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6月22日上午,当记者赶到上海太安医院七楼中医科时,走廊里早已人满为患,开诊2个多小时了,患者还在源源不断的前来,这一情景要归功于这里“隐匿”着不少中医名家,今天要采访的杨继民主任便是其中之一,他从公立甲等医院退休后,奔着儿子来到上海,落脚在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

现在70多岁的杨继民主任,自退休被医院返聘后,除周三外,每天依旧坚持坐诊。日均30多人的门诊量,侧面说明了群众对杨继民主任医术的认可。

d8cb7fd4dd80d0aa119cce8cd92ad487

一直等到中午,我们才见到杨主任。一口东北味普通话,非常亲切、儒雅,得知来意后,杨主任引我们到他的诊室,随即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锦旗。

家学渊源 泡在医馆里长大的“小先生”

说起自己从事中医的“机缘”,杨主任说家里长辈舅舅和伯父都是当地的名中医,对自己择业方向的影响很大。舅舅是地区中医医院的院长,市委书记都是专程找舅舅看病的;伯父则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老中医,经营着锦州“元兴堂”大药房。“从小耳濡目染,10来岁的时候就在伯父药馆里帮忙,从捣药、辨方到针灸无不涉猎。”

f25563d29fe48fd76652826227b727a4

杨继民15、6岁的时候,就经常自己给自己扎针了。也会帮着伯父治疗一些病人,对各种常用药材的药性、各个穴位的用法已经非常熟练了。“伯父不仅教会我了行针、辨药,还传了很多经验。比如:他在治疗妇科问题上,半夏都是用30克,比指南上多出一倍的量,效果却出奇的好,这都是经验之谈,医书上是学不到的。”

金榜题名 全乡前五考入中医药大学

7年开始恢复高考,杨继民第一批报名,并参加高考,全乡学子仅5位中榜,杨主任就在其中。他带着满腔对中医的热爱,如愿考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真正扎根于伟大的中医药事业。

在校期间,杨继民就发挥出了自己在中医领悟上的优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凡有中医药竞赛,要么不参加,参加了就是第一名,那时候的竞赛不像现在发奖杯、奖状,都是发毛巾被、热水壶…这一回想,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说起自己曾经的战绩,杨主任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IMG_256

扎根临床 开启40载中医钻研之路

83年毕业后,杨继民被分配进入凌海市中医院,这一干就是半辈子,一直到退休。提起从医这40多年,杨继民笑侃自己是“全科医生”,急诊科、内科、骨科…全呆过,还兼着医务科长、卫生局业务副局长的职位。“那时候不像现在,人才缺乏,病人又多,一天都要看上百个病号,忙起来真是顾不上吃饭。”

f6a4dfa734a7f1bc0e14fc8b75853d7a

“来到中医院就用心做中医的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杨继民被派遣到辽宁中医附属医院、北京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医知识。空闲之余,他最喜欢和舅舅一起探讨病例,有争论、有探讨、有提升。

辨证得法 中医也能救治危急病人

说到中医的神奇,杨主任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经历:那天他在急诊值夜班,突然拉来了60多个人,上吐下泻,根本直不起来腰,整个急诊室里充斥着“哎哟哎哟”的呻吟声。一问才知道,当时全国轻工业局造纸会议在凌海举办,他们是参会的代表,说是集体吃了水煮海鲜后,就出现了这个情况。了解了情况,杨主任赶紧取来银针,找准天枢穴,每人扎了两针。也就过了几分钟,在场60多个人也不吐了,也不泻了,全部平稳了。

因为这件事,轻工业局的领导还专程给医院送来了感谢信,大力夸赞了中医的神奇。“通过这个事,也说明一点,只要辨证得法,中医应用途径得当,是完全可以参与治疗危急症患者的。”杨主任信心满满的说。

73f1c25015326fbe8a25d5a34fcb6559

坚持传承 要为中医药发展尽些心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当辽宁中医学院向院方申请临床教师时,院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当时是从辽宁中医学院选拔出了50个优秀学员,要从临床请一个班主任,刚开始觉得挑战性还是蛮大的,但是教下来还比较顺利,就是把自己临床的这些经验传授给他们,也是把咱们优秀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说到传承,杨主任感激伯父的启蒙、舅舅的指导以及院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他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所学传给年轻医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把自己的所学、所悟以文字的形式展现,让年轻中医少走点弯路,多积累点经验,也算是为中医做了一些事”。他在几十年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方,多次在国家级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20余篇。像《腰椎结核治验》、《凉血解毒化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0例》、《烃热化痰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等多篇内容,获得业界好评,并多次参与中医古籍整理编写。

b619a530a0a17b90a4eaeae691781df2

躬身医线 70岁仍在探索中医的路上

从事中医临床40多年来,杨继民主任诊治患者逾10万人次,练就一身中医本领,所获锦旗无数。退休后,他跟随儿子来到上海,受聘于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如今不少患者因治病成了他亲密的朋友,名气越来越大,患者也越来越多。杨主任说,病人离不开医生,医生也离不开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病人是医生学习摸索、积累经验、创新提高的源泉。

医者如光,微以致远。走过一个个生命周期,在杨继民主任身上依然能看到蓬勃的生命力,谈及未来,他目光灼灼,“这些年,老百姓越来越相信中医,越来越乐意使用中药,我是打心眼里高兴的”。从喜欢中医,到痴迷中医;从躬身“医”线,到精研传承……从医四十余年来,杨继民主任扎根临床、精研疑难杂症,在一次次实践积累中升华提升,成为如今名气在外的老中医。

75d80f75a961598582769b153258acc7

【上海太安医院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汶水东路51弄

【门诊时间】:8:00-16:00

【3号线大柏树地铁站】:一号口出站。往前走,过马路后右拐,步行约400米即到。

【自驾】:打开导航直接输入“上海太安医院”根据导航路线到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