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7日,广州美术学院2024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三期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展出。传统与现代,在同学们的创作中碰撞与交融;当下与未来,在同学们的作品里对话与交织;观众观展的热情,与火热的六月交相辉映,汇聚成夏日里一道璀璨的青春风景。
绘画艺术学院
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在一个充满技术创新和智能思维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绘画?2024届绘画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中,既可以看到艺术与技术交融,用智慧和创造力编织出思想的绚丽图景;也可以徜徉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感受青年一代寻找自我之光的璀璨,探寻提问方式的深度与可能性。
毕业作品展不仅展示了学子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运用,更表现了他们对自我探索、自我认知的渴望与追求。他们通过作品展现的提问方式、主题选材、表现形式,呈现了每一个人在当下社会中寻找自我之光、探索内心深处的努力与成果。透过展览的作品,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共同寻找数智时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新意义和可能性,他们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作、探索和表现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用画笔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品名称:《重启》
作者姓名:何嘉怡
材质/类型:装置
指导教师:范勃、郭祖昌、翁奋
尺寸:不限
作品介绍:众人趋同的生活将我们指引向工具化的未来,人被资本的需求解构再重组,拼装成逐利的机器。作者尝试去除生产与工具的命令,使得一些物只是运行,寻找从以利为先的中心逃逸的路线。
作品名称:《在陌生边缘运作》
作者姓名:韩道生
材质/类型: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韩建宇
尺寸:300cm×286cm
作品介绍:作品中有许多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特征,也有许多放肆生长的异形生命体。作者尝试将人造的元素与有机体相结合,通过这种生与死物、熟悉与陌生、柔软与坚硬的碰撞,让观者对画面中似乎是现实却又与现实有所区别的景观产生一种陌生感。作者企图在这充满陌生感的认知边界,通过一种类生态圈一样“运作”中的画面,描绘人游离在想象与现实交界处时模糊的认知和对未知、陌生之物的向往。
作品名称:《丰收》
作者姓名:冯馨怡、张欣然、陈萍
材质/类型: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贾鹏
尺寸:157cm×100cm
作品介绍:作品整体呈现黄棕色调,描绘了丰收之时谷场里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作品整体老化变形,因此小组成员对其进行修复。
作品名称:《方向》
作者姓名:柯常忠
材质/类型:石版画
指导教师:顾亦鸣、蔡远河、徐娜
尺寸:65cm× 49cm
作品介绍:包裹之下隐藏着一种未知,同时也改变了我们与隐藏物体的关系,包裹既是保护也隐喻着束缚,保护了内在的本质不受外界的侵扰,同时也限制了内在本质的展示,在宁静的表明下,潜藏着对自由渴望的冲动,通过艺术力量,作品激发了一场关于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沉思。
作品名称:《衣被天下》
作者姓名:梁阳连
材质/类型: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吴玮、黄肖铭
尺寸:25cm× 26 cm
作品介绍:作品以近代上海衣标作为切入点,聚焦上海纺织优秀的工业文化和价值,探索其背后的纺织工人的劳动精神和纺织文化内涵。通过可视化的视觉语言,呈现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上海纺织工业画卷。基于上海纺织和纺织行业劳动力情况调查,体现出纺织工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到手工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引发大家对手工和劳动者的人文内涵产生思考。
作品名称:《以资鼓励》
作者姓名:潘子瑶
材质/类型:鸡蛋壳、滴胶、热缩片、微缩玩具
指导教师:张振江、刘叶子
尺寸:250cm× 160cm
作品介绍:时代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享乐性物资资源,人们在获得荣誉时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反而更加倾向于荣誉所能获取的物质奖励。此次创作立足于以奖状为主体,奖状本身代表精神层面的奖励,享乐性的物资则代表了物质层面的奖励。用滴胶封存玩具和绘制好的热缩片在鸡蛋托里,使之与滴胶的配色共同构成奖状整体。在远处看既能融合形成一幅完整的奖状形象,往近处看内部又是一个个独立的奖励性物资。从而体现创作作品“以资鼓励”的创作内涵,探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两者之间不平衡的关系。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