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全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以“买全球、卖全球”为目标,带来一个特别的关键词“含深度”,旨在让更多的“深圳创造”“深圳服务”“深圳品牌”“深圳企业”享誉世界、服务世界。
深圳出口连续31年领跑全国,外贸“朋友圈”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通航点达到38个,覆盖全球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深圳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产业合作,累计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约1万家企业及机构;今年前4个月,深圳进出口1.41万亿元、增长31.8%,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0.2%、50.3%……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
深圳市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全国全球的市场作为市场,把全国全球的资源作为资源,做好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联接点,助力各类市场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发展,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让“深圳创造”全球共享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作为外贸大市,2023年,深圳外贸进出口3.87万亿元、增长5.9%,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6.6%。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介绍,深圳大力引进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和贸易平台,印发《关于支持贸易型总部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集聚更多从事全国全球业务的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贸易企业。
一是强化服务贸易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争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圳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中国(深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第一档“成效明显。
二是成为深圳外贸新业态的“金字招牌”,“持续推进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聚焦“20+8”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数字能源展等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展会,推动供应链企业提档升级、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全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推动国际贸易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培育壮大贸易平台,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我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表示深圳形成了“规划+政策+资金”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体系,全球化始终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贯穿其中,并重点从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完善物流流通体系、创新消费场景等三方面进行部署,加快提升深圳现代渔业国际化水平。实施“云端交易、全球交割”大宗水产品交易模式,将渔博会打造为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商贸与科技资源的旗帜性平台。
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文娉介绍,2023年,交易中心全年累计成交金额1303亿元,累计上线9个交易品种,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面向世界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2024年,交易中心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前海管理局支持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创新市场准入方式,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创新通关监管及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促进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集聚融合、集群发展,交易规模累计达750亿元。
创新举措助企“出海”,提升全球市场“深知度”
市贸促委副主任汤进表示深圳织密国际经贸服务网络,为‘出海’深企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汤进表示,市贸促委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设有11个驻外经贸联络处,协助企业对接境外资源;打造4个深圳产品海外展示交易中心,深圳名优产品可免费入驻,举办“跨国企业深圳行”系列活动,促成贸易订单超24亿元人民币,给企业提供帮助何降低“出海”风险和成本。“今年将以‘深圳创造,全球共享’为统一标识,组织涉及深圳‘20+8’产业集群中的14个产业类别的企业参展,深度参与2025大阪世博会,做好深圳产业和旅游的国际推广和对接,提升全球市场“深知度”和“含深度”。
文/凤凰网深圳新闻频道 实习生 李典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