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雄心勃勃的“珠三角”

日媒:雄心勃勃的“珠三角”

日本《产经新闻》5月16日刊发题为《雄心勃勃的“珠三角”》的文章,作者是宫家邦彦。文章摘编如下:

这里拥有超过1700万人口,平均年龄刚超过32岁,无人机产量居世界之首,每年可生产近200万辆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这里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硬件供应中心。

这里是中国广东省的深圳市。自1980年以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实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功。它是珠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我此次特意到访了此地。

在中国,深圳大概是经济最蓬勃发展的地方之一。可以把这里想象成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只关心生意的中国企业家的聚集地。

这里本地人不多,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平均年龄自然也不高。而且,由于自由竞争是这里的基本规则,这里才聚集了对于增长不可或缺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让深圳经济持续发展。而为何仅广东一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就能超过韩国也不难理解了。

深圳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其他高科技中心有所不同。北京拥有众多知名大学,人工智能产业集中;上海有金融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金融科技产业,也是娱乐之乡;杭州则有阿里巴巴。而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则有链条极长的制造业。深圳市内也有巨大的“秋叶原”(秋叶原是位于日本东京的电子产品商圈——本网注),这里全是出售智能手机、无人机、吹风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小店。虽然不少是价格极低的产品,但是其种类和性能具有压倒性优势。这里终日聚集着大量来自非洲、中东、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的采购商。深圳已成为一座制造、销售、包装、海外航运公司共同发展繁荣的城市。

除此之外,深圳还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所在地。从深圳市区出发,乘车大约一个小时就能来到中国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总部。不过,比电动汽车技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公司的经营战略。比亚迪20世纪90年代以开发和制造手机电池起步,着眼于化石燃料枯竭和环境问题,其在不依赖政府的情况下很早就对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持续推进战略经营。该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并非一家“昙花一现”的电动汽车企业。

在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帮助下,我在深圳结识了日中各一名企业家。

首先是某日企在当地的负责人高须正和,从电子元件到高科技产品,他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丰富程度令人惊叹。另一位是曾在横滨国立大学学习金融科技的傅浩丰,他是中国福建人,深谙高科技行业。两人的共同点是,都在心底怀有以日中初创企业合作引领世界的深圳式雄心。

仔细想来,大概没有什么地方比珠三角更能与日本这一制造大国相契合了。

这里有众多来自中国各地的发明家、制造业从业者等渴望“一鸣惊人”的年轻人,他们不受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实践着自由经济。

来源:参考消息

编译:李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