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观察|打造融资租赁“广东模式”助力制造业当家“再造一个新广东”
深圳
深圳 > 正文

凤观察|打造融资租赁“广东模式”助力制造业当家“再造一个新广东”

文|林居正(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凤凰网广东特约观察员)

从国际经验看,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支持实体产业、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天津、上海等地区大力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5%至30%的市场渗透率,说明国内融资租赁业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相比并未实现均衡发展。

广东是全国融资租赁重要集聚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广东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广东的企业数量优势并未转化成业务规模优势,尤其是处于“金字塔尖”的飞机、船舶租赁,与天津、上海等城市存在巨大差距。

当下,广东正以“工业立省,制造业当家”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多个产业集群,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全球发展历程看,凡是制造业有过“大转型”的地区,融资租赁行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说明融资租赁可以成为支持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金融力量。与此同时,在中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体方针下,广东作为高度开放的地区,能够通过融资租赁对接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可以说,融资租赁作为广东金融业的一项重要增量业务,将强有力推动“再造一个新广东”宏伟目标的实现。

分析|广东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性、全局性布局相对不足

发展融资租赁是一项战略工程和系统工程,但目前由于全省缺乏关于融资租赁的统筹规划和明确分工,各地依然存在各自为政、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对资源共享、要素跨区域流动产生了阻碍。同时,广东发展融资租赁更多地是模仿天津、上海的模式,缺乏战略性、全局性布局,以及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与创新。

(二)广东融资租赁规模相对落后于天津、上海

天津、上海在融资租赁领域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截至2022年末,天津市租赁业总资产余额(含金租)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比例近三成,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空平台租赁和处置业务规模已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上海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含金租)达到2.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40%,其中债权融资余额(含金租)近4000亿元,约占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含金租)债权融资总额的50%。相比较而言,截至2022年末,广州、深圳融资租赁资产总额(含金租)分别约为3000亿元和5000亿元,两地合计资产总额(含金租)仅为上海的28%和天津的40%。

(三)广东融资租赁企业多而不强

广东的融资租赁企业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省融资租赁企业为3341家,占全国35.2%,居全国首位,其中,深圳市融资租赁企业1955家,高于上海的1829家和天津的1711家,居内地各大城市第一位。然而,广东融资租赁企业存在多而不强的问题,无论是龙头企业数量,还是金融租赁企业数量,都明显低于天津、上海。从金融租赁数量来看,广东仅有6家,远低于天津和上海的12家和10家。截至2022年6月底,在以注册资金为序的全国融资租赁企业50强排行榜中,广东有15家,同样低于上海、天津的23家和21家,与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制造业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以及航空航运枢纽的地位不相匹配。

(四)跨部门协同机制有待健全

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天津东疆在金融服务促进局基础上,单独设置融资租赁促进局专司行业规划发展,高效联动海关、海事、外汇、税务、市监、商务等部门,为租赁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而广东尚未形成类似协同机制,在融资租赁的人员配备和服务能力上也存在明显差距。

建议|广东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的发力点

(一)统筹全省融资租赁产业布局 强力推动政策实施

一是在省级层面统筹制定全省的融资租赁发展规划,尤其是对于飞机、船舶等对禀赋资源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涉及产业链复杂的融资租赁方式,更加应当集中市场需求、金融资源和专业力量,在国际竞争中强化效率优先的基本理念,以此形成对国内外领先地区的赶超。

二是支持广东融资租赁机构在全省范围乃至港澳地区进行跨区域展业,以此适应国内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在广东各地区自由流动。加快实现全省审批政务的集约化办理,大幅提升企业落户和业务开展的便利性。

三是将统筹规划与发挥地方首创精神相结合,注重发展梯度,让广州、深圳等有条件的地区先行一步,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示范作用,加快制定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相关政策,强力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支持各地区根据自身产业特征,在飞机船舶租赁、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实现均衡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在货运航空、LNG船舶、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形成发展特色。

(二)新设和培育多家金融租赁公司 形成企业雁阵格局

积极向中央有关部委争取,由制造业龙头企业以及本地金融机构发起新设8-10家金融租赁公司,或推动现有融资租赁公司发展转型为金租公司,在所处的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各市区县应当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本地区的政策性融资租赁公司,为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新的融资模式。加快建立融资租赁企业的白名单制度,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争取,参照金融租赁公司给予纳入白名单的融资租赁公司同等政策待遇,进而推动形成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繁荣的企业雁阵格局。

(三)针对难点堵点问题 进行高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

广东作为示范地、引领地,需要充分关注天津、上海等地仍然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在现有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突破,尤其是在法规层面、税收层面、跨境支付结算等方面,探索打造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模式”。

一是争取在广东各省市区划定更多综合保税区,享受优惠的关税政策。借鉴海南的发展模式,探索将广州、深圳、珠海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全域纳入综合保税区范围试点。

二是在规则和制度型开放方面率先破局,争取使用全球相对更优和更具竞争力的税收体系,尤其是在明确飞机跨关区流转环节免征流转税、中资船舶登记报关进口减免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以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大出口退税和地方财政税收返还力度等方面进行突破。

(四)促进融资租赁业与其他金融业态的有机结合

一是充分利用大湾区的资本市场优势,鼓励融资租赁企业通过境内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资产跨境转让等方式募集资金。

二是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有关资产证券化产品挂牌上市。融资租赁涉及资金量大,且租金是一类相对稳定的收入形式,适合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有效分散风险,同时降低企业参与融资租赁的门槛,使融资租金的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三是在省级层面成立大湾区融资租赁发展基金,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套设立专项基金,并大力吸引私募基金、风投创投等社会资本进行跟投,着力将广东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融资租赁母基金和S基金市场。

(五)联合香港打造以人民币计价为主的全球租赁市场

用好香港这一国际化平台,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引入跨境资金参与广东融资租赁市场,打造粤港金融合作新亮点。利用香港目前针对飞机、船舶租赁业特殊的税务优惠政策,打造粤港联动保税业务模式,创新税务租赁结构,提高综合保税区的吸引力。

在前海、横琴等区域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广东更多区域纳入外币计价结算、直接收取和支付外币租金的范畴。 在大湾区内,探索在融资租赁的发展过程中,优先使用人民币而非美元进行计价、收取和支付租金,有序推动中国境外资产向大湾区回流。

作者简介:

林居正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金融专家组副组长,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原领导班子成员、副巡视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客座教授,深港合作战略研究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