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深圳
深圳 > 正文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10月30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选手交流之夜顺利举行,现场同步举行了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选手、导师、评委等齐聚一堂,分享无人机航拍创作背后的故事,交流无人机航拍创作经验两岸深入交流和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高帅:设立不同竞赛单元,为参赛选手营造提供更好的赛制

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挂职兴安盟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帅对本届大赛有独到的见解。谈及本届大赛新增的校园竞赛单元,高帅指出“设立校园竞赛单元,就是保障比赛公平性”,由于航拍大赛面向全社会征稿,专业团队、学生团队均可参加,这就导致各摄制团队在制作成本、能力上存在客观差距,因此,设立不同竞赛单元,为参赛选手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亦能体现大赛的人性关怀及专业水准。

高帅说,这次航拍大赛学生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他还惊喜地发现,今年参与的还有初中生,甚至还有个10岁的杭州孩子也来参加了,“我们大赛打破了年龄限制,都非常热情。我觉得这个热情更多来自于对无人机影像创作的热情。”在高帅看来,要想创作出精彩的作品,参赛者需要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核,将无人机航拍的长处和其他设备的长处都结合起来,共同讲好一个故事。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秦松:文化没有海峡,两岸一脉相承

大疆UTC慧飞航拍教官、玄风航空总经理秦松,已经连续两年担任航拍大赛评委,谈及本届活动的直观感受,他以“多样性”来做总结。“我们作品的多样性得到提升,这个多样性体现在作品的数量、质量、题材上,甚至投稿的地域也更多样了——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他风趣地说道。据悉,本次活动自启动报名以来,3个月内收到投稿作品485份。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两岸同胞对无人机影像艺术的多维度思考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度认同与赤忱热爱。“大赛的意义就在于交流。一个是技术的交流,一个是文化的交流。”秦松老师指出。

在评分时,比起直击眼球的炫酷运镜,秦松更注重作品的故事性和精神内核。他认为,炫技应当服务于故事情节、脉络及情感的需要。通过稳定的运镜,娓娓讲述一个直击心灵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往往更能让人回味无穷。他以《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中的妈祖环岛游场景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妈祖”等两岸共同的文化符号来引发共鸣。由此,他引出一个观念:借助无人机、穿越机等新技术、新事物,以某种特定主题、议题为轴线,以线带面通过两岸同胞的视角来探索共同的文化基因,以此促进文化交流。“地理有海峡,两岸隔海相望,但文化没有海峡,我们一脉相承,无法隔断。”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丘远彬:用镜头记录传统文化活动 诠释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在圆桌论坛环节,航拍达人、主竞赛单元参赛选手丘远彬向观众分享了他的航拍故事。过去,他扎根于极致风光摄影,并从风光摄影同行处了解到此航拍大赛。今年以来,他慢慢转向内容创作者,并通过记录广州天河珠村200多年的龙舟文化流传来表达他对大赛主题“启航”的思考。

邱远彬说,他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许多的龙舟手,并且融入他们的龙舟日常,用无人机记录他们的训练时光。在龙舟手身上,他体会到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对龙舟的热爱和激情。他认为,无论是风光类摄影还是场景类摄影,通过航拍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抓住场景里的重点元素。他的用自己的镜头,诠释着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他的作品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郭泓艳:地域和文化差异无法阻止想要交流的心

来自台湾的参赛选手郭泓艳是首次参与航拍大赛,她随团队一同前往兴安盟开展限时创作。尽管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草原,善良淳朴的当地人、包容广袤的草原,让她在兴安盟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们团队细心地发现台湾与兴安盟恰好均位于东经120度,便以此为由头进行创作。

她认为,在草原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氛围下,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可以创作出更加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她第一次接触当地民族服饰,第一次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第一次拥抱无垠草原,这一切都很好地融合在了团队的参赛作品之中,而这也是他们作品希望体现的中心思想: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都无法阻止一颗想要交流的心。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邵邰北:期待与台港澳同胞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

邵邰北是新增校园竞赛单元的参赛选手,他以影视领域学生的视角分享了本次航拍大赛的参赛体验。他认为,本届大赛对于影视领域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宝贵的实践机会,他在团队协作、突发状况处理等方面都获得不少经验。例如,在这次创作中,邰北的团队成员来自台湾、澳门、广东、浙江等地,年龄相仿、爱好一致、思维合拍,他感受到了澳门朋友诗意的内心,感受到台湾同胞对大陆多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拍摄结束后他们之间亦形成了深厚的友谊。

“在接触到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这种高规格的赛事之后,我也更希望认识更多的海峡两岸和港澳选手。”邵邰北对于未来与更多台港澳同胞的交流合作充满期待。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谢慧龙:无人机航拍为各年龄层创造了共同的对话空间

现场还邀请到了东莞航拍爱好者、往期参赛选手谢慧龙,他结合上届参赛作品《莞脉·莞迈》分享了经验分享。他通过赛事认识了很多海峡两岸的“飞手”同行,彼此也在作品交流中共同进步。

谈及无人机航拍经验分享,他分享了两个关键点。一是航拍技术的结合运用。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并不刻意将无人机航拍与其他影视创作方式进行区分,而是相互结合,让作品从更多维度、多视角来传达主创者的思想感情。二是拍摄团队的高度默契。编导深度提炼主题,“飞手”完全领悟其创作思路及意图,后期团队的精准包装,才可能诞生“团队结晶”。

谢慧龙认为,无人机为不同年龄层打造了一个共同的对话空间,在这个对话空间中,年轻人、年长者各取所长。年长创作群体更为细腻老道的叙事表达、操控经验有利于年轻创作群体创作和成长思考,而年轻人的学习积极性也同样值得年长创作者共同学习。

第五期“海峡青年说”论坛活动 | 两岸青年共话航拍创作经验,探寻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新趋势

依托深圳无人机产业和影视创作基地优势,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已成为航拍领域的权威赛事之一。在“启航”主题之下,选手们的航拍作品百花齐放,让航拍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深入的交流,重新发现身边美好风光和动人故事。深圳这座年轻活力、宜业宜居、开放包容的创新之城,为所有无人机航拍爱好者提供了绽放梦想的舞台,借助不断革新的技术,向着更高更远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