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所需,我之所向。青年往往特立独行,他们勇于追求个人价值,也愿意为实现中国梦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顽强奋斗。第二届大湾区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以“青春湾区正高光”为主题,把目光聚焦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企业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弘扬中国式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和青年企业家创造巨大发展空间。
本届论坛由共青团深圳市委指导,深商会联合党委、腾讯青腾汇、深圳市青年联合会主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联合会、四季木兰集团联合主办;置富控股集团、海格云链、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协办。
作为本次高峰论坛的专访嘉宾,深圳市深商总会理事会主席、青年企业家导师、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走进凤凰网深圳专访间。他表示再次踏上创业赛道,要从年轻人身上借鉴,互相学习。我们在深圳这里看到了青年企业家的希望。
坚韧| 回归未来 感恩时代 相信坚持的价值
凤凰网深圳:我们知道您出了一本新书叫《回归未来》,以赛艇运动倡导对气候变化和水环境保护的关注,为零排碳、零废弃和水清洁等公共议题发声,您是因何机缘决定撰写这本书呢?
王石:我认为运动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磨砺的过程,这本书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走过每一步、划过每一桨、攀登新高度的见证。近些年我专注于推动运河上的滑赛艇,推广运河文化。运河滑赛艇不仅仅是户外运动,而且还是生态环保。这本书是202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开始的全球运河赛艇穿越项目的记述和总结。书中描述了东西方运河城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以及关于环境保护、运动交流、国际碳中和实践的生动案例等。还有我自退休以来所经历的状态的转变,包括由公益转向再创业的心路历程、对以赛艇攀岩为主的体育运动的坚持和推广、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强烈关注,以及备受公众关注的碳中和事业的推进情况等。
凤凰网深圳:青年企业家是商业的未来,您是怎么看待青年企业家这个群体?
王石:我是1983年到深圳创业,在深圳创业时我32岁,不知不觉40年已经过去了,我已经七十有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光明的未来,我们这代人起到了我们应该有的作用,时处老龄化社会,关乎下一代我们也还要发挥余热。作为企业家应该不受年龄限制,但同时如何让下一代成长得更好,我认为我们应当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值得与年轻人分享。我也曾经年轻过,现在更应该对青年一代负有责任,这是我们老一代人的责任。
未来| 打破光环 挑战自我 打造可持续进化的商业内生力
凤凰网深圳:您今年73岁,再次站在创业者的跑道上,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如何维持商业可持续的新鲜生命力?
王石:从万科退休的时候我67岁,在退休跨年演讲的时候分享了“回归未来”。开头叫回归,最后是面向未来。青年代表未来,老一代是面对过去的,但是人类是文化的产物,它一定是文化的积累,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往前发展。我的优势可能就是过往的创业经验积累让我能有更宽广的视角面向未来。
而“创二代”可能也面临很多问题,他们可能会受到很多约束,比如说很多父辈还在幕后掌控着,如何去处理好与“创一代”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要解决的课题。这份资源既是财富,同时也是一种束缚。我希望他们不要着急怎么能够成功,而是更多地选择去沉淀自我,积累经验,在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往前走。
而对于我来说要做到打破已有的光环以及形成的路径依赖,不去依靠经验主义,重新挑战自我。我的优势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多运动,关注健康问题,保持自身的活力。再创业时与年轻人一起互相勉励,面对未来,很多新生事物对我来讲都是新课题,所以我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凤凰网深圳:您作为深商会的主席,并且正值五四青年节,您有什么想对青年以及青年企业家说的?
王石: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选择要比老一代多得多。关于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不要刚开始就想一蹴而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被领导者,我也是从被领导者走过来的。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坚守初心、肯负责、能担当,勇敢的面向未来。对于年轻创业者有以下三条建议:第一,戒急躁,需沉得住气;第二,当你在“怀才不遇”时,更应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努力积累和抓住机会;第三,在实践中去突破自己的潜力。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追根究底是你们的。衷心希望你们面向未来大胆的往前走,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
【出品】凤凰网深圳新闻中心
【主持人】贾晶雯 黄雪漪
【采编】林子豪 林寒旸 李佳芮
【审核】鲁媛媛